四 岘山遇险(6 / 10)

水田园派诗的开创者――孟浩然的隐居地鹿门山隔汉水相望。向北远眺,襄阳米颠纪念馆,古邓国和关羽水淹七军遗迹尽收眼底。注目西去,孔明躬耕地――古隆中烟雨朦胧。岘山脚下的襄阳城和夫人城,是宋元大战之地。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有诗:《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历史上流传下来关于岘山的诗多不胜数。而实际上,这位来自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可以说是古往今来以诗描写岘山最多的诗人。上面诗中所提到的岘山位于襄阳城西南1公里处,东临汉江,与一水相隔的鹿门山形成东西对峙,严如扼守在江汉平原北部的两扇大门。

名山名水出名人,当然也出名石。在岘山腰岩上有一块苍劲的“岘石”就是极品古石。凤凰山出的襄阳石,宋代的“云林石谱”己有记载。经考证,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的编钟,是岘山的石片磨成的。在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的编钟复品,以及演奏发出的美妙楚音,也是岘山之磬声。三千里汉水,流到这儿被岘山迎头一挡,拐出了一个大大的急转弯。岘山美石不断被冲进汉水,在鱼梁州形成了汉水第一大卵石滩,无数的水墨石、火爆石、梨皮石、血石和腊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