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岘山遇险(5 / 10)

地,就看到铜朔急匆匆的奔来,和自己相差三四丈远。

忽然前面出现了哀哭声,却是一队送葬之人,浩浩荡荡的,直奔岘山。

襄阳岘山俗称三岘为赤松子洞府道场 ,传说伏羲死后葬在此处,身体化为岘山诸峰 ,包括岘首山、紫盖山、万山,是一座正宗的历史文化名山。她背靠巍巍大荆山,环抱“铁打的襄阳”,遥控“纸糊的樊城”,峰岩直插滔滔汉水,雄据一方。大宋淳化年间,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命率兵与元蒙在此数度争战,收复失地后,作襄阳铭道:“壮哉岘,脊南北。翳墉壑,几陵谷。乾能央,剥斯复。千万年,屏吾国。”至今摩崖石刻犹存。

据说伏羲死后葬在襄阳境内。因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羲,故伏羲死后身体化为形状似大人足迹的群山横亘襄阳南,而掌控宇宙秩序的“规矩”则化为西边的群山。因为山小而险,故称之为岘山。

岘山,到处是名胜,遍身皆古迹。刘备马跃檀溪处,风林关射杀孙坚处,羊祜的堕泪碑与杜预的沉潭碑,刘表墓与杜甫墓,张公祠和高阳池,王粲井,蛮王洞等蜿蜓数公里。登临岘山顶往南看去,楚皇城、张自忠上将抗日殉国处以及古代**文学鼻祖――宋玉故里历历在目。朝东方向,夹鱼梁州与山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