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部之“五一口号”与香港北上(3 / 5)

宁出发赴北平;8月27日,在飞经苏联外贝加尔湖地区上空时,遭遇恶劣气候撞山,机上人员全部罹难。

1949年7月,杨杰将军在西南地区策动起义被国民党发现,从昆明飞赴香港;9月19日,遭保密局特务暗杀,成为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中唯一加黑框的代表。

在“海内外”中的香港,无疑是“各界人士”的聚集地,只因在国民党的打压下,除民建、九三学社总部仍留在内地,其他**党派总部及其主要领导人先后转移于此。

如此一来,在香港的相关人士就需北上解放区,最初的目的地是哈尔滨,本书之中部便是以此为背景。

“香港北上”分为多批次,并随着战局的变化及目的地的调整,而在不同地点登陆——

第一批:1948年9月13日,即辽沈战役开打的第二天,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章伯钧等,乘苏联货轮“波尔塔瓦号”起程,27日抵达**罗津港,29日乘火车抵达哈尔滨。

第二批:11月23日,马叙伦、郭沫若、沈志远、翦伯赞、许广平等(含**秘密党员,以下同),乘挪威货轮“华中号”起程。此前,即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上述人士在大连与丹东之间的大东沟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