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想做昏君,实力不允许!(4 / 6)
去,悔之晚矣!
是以才会在临终前留下“朕年少登基,不谙世事,本想中兴大明,却不想成了亡国之君;
朕虽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大明满朝文臣皆可杀;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大明江山任取,勿伤朕百姓一人”的愤慨遗词。
从这段话来看,说崇祯是昏君确实有些过了,毕竟接帝位时他还是个未成年,且接的还是个烂摊子。
他当时的阅历和处事能力根本不足以撑起日暮穷途、夕阳余晖的破碎山河。
直至甲申之变自缢煤山崇祯也还没到不惑之年,仅有三十四岁。
以史为鉴,崇祯走过的弯路踩过的坑,自己万不能再踩,须避之。
满清的八大皇商和朝中的贪官污吏要抄,但却不能操之过急。
想要抄家得手中有兵权有实力把刀磨快了才行。
说到快刀,明朝皇帝用得最顺手的无疑是锦衣卫和东厂。
奈何东厂在崇祯登基后受东林党教唆、蛊惑下挥刀自宫,早已名存实亡。
锦衣卫倒是健在,可现任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又和东林党一唱一和挤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