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5 / 9)

,南宋的许多人则是深有感触。

朝廷偏安一隅,只剩半壁江山,无数想要北伐的能人异士都痛心不已,只可惜皇帝没有这个想法,许多官员也乐得享一时之乐。

“贺兰山…”

“金人…”

从小在山东济南长大的辛弃疾,从小就见惯了不把汉人百姓当人的暴虐的金人,辛弃疾从北地来到大宋,就是为了北伐中原,光复旧土。

已经经历过靖康之耻的这个时间段,辛弃疾知晓,这个贺兰山,并不是地名,而是金人、胡人。

他垂下头,目光落在自己的平戎策之上,想着,或许能够通过天幕,再看到一些可能加入的,帮助北伐的国策上。

以及……天幕能够坚定官家北伐的信心。

他打算将这万字平戎策,上书给官家。

“靖康之变,靖康应当是年号,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位皇帝的年号。”

“贺兰山,此贺兰,恐怕指的是人非地啊。”

北宋的全篇看下来,苏轼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前面几句歌词描写的大宋,不是失利就是纳贡,后面若说突然打到了贺兰山,然后经历了某一场耻辱,苏轼还真不太信,他更愿意相信的,是另一种他最不愿意相信的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