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百代成诗(一)(2 / 9)
晓,可这华夏是何意啊?”
“陛下,《尚书》有云: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肆予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
“华夏指的是周时臣服于周天子的臣民,依臣之见,如今是我大汉子民即为华夏,非我大汉子民,则为四夷。”
“如此,华夏自然指的是陛下的臣民。”
在刘邦身旁的萧何恭敬的拱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刘邦听了不由满意的点点头,十分赞同这个说法。
众多时空,因为《尚书》出现的较早,所以许多封建王朝的臣子或者皇帝们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大同小异,只是还需要根据自己朝代的ZZ正确来解释。
不然类似清朝的你把他说成 狄,那你可就完蛋了。
“何以华夏?华夷之辩?”
从春秋到明清,华夷之辩从未结束过。
唐宋元明的文人看到这四个字,不由得就会想起这些。
他们不仅眼前一亮,连忙集中注意,想要看看后世之人如何看待‘华夏’。
——距今约莫5000年,古国时代
【五氏开化,炎黄共启华夏】
【尧舜让德,四海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