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继香火收养义子 襁褓中命悬一线/1(8 / 13)
观音庙、马王庙、龙王庙,北门外的叫土地庙,东门外的叫桑仙庙,西门外的叫大昭寺。先民们修筑这些庙宇,寄希望神灵的庇护,祈祷着神灵的保佑。
且说这大孔寨唐姓,本是大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淹底乡的大孔寨,经大槐树下的移民发送站,来到蒲城西北的牛角川一带落户的。
有唐户总祠碑为证:
尝思万物,本关人本乎祖,报本反始,人人有同情也。粤稽我族太祖,本山西洪洞县人也,自前明迁居蒲之大孔寨迄今。年近五百,谁不切水源木本之思!丁满数千,谁不怀春露秋霜之感!于是聚族而谋,慨古木之无枝,冀新柏之增茂,遂植陵树以置祭田,买市宅以立祖庙。
太祖居其上,而以二世、三世配之,庶三代神灵有妥,而百世孝思可展矣,是为记。
邑儒学生员廿世裔孙德全薰沐撰文并书丹
从碑文可以看出,唐氏在明朝初年迁徙到大孔寨落地生根,开垦荒地,修筑城墙,建筑屋舍,繁衍生息。把村寨名字仍然叫大孔寨,把住在吊装的村子仍称小孔寨,启示后人不忘祖根也。
大孔寨的城墙上,自生的枸杞树,酸枣树,弯弯扭扭但却顽强地挺立在那土墙之中,那土围墙像一道屏障,把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