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钢铁洪流-库尔斯克(3)(1 / 9)
至黄昏时刻,“德意志”团在付出沉重的伤亡后终于攻下了那个在军事地图上代号为233。3的小高地,守卫在那里的近卫步兵第124团陆续后撤到贝科卡夫一线。与红军第1838步兵团组成新的防御阵地,等待明天的战斗。
苏联人打的很顽强,这是第一天战斗后,“帝国”师对他们对手的评价。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军事素养,这支工农武装力量经过长达两年的战争后。再也不是那个面对坦克,只会慌慌张张丢掉武器逃跑的鱼腩之师。
并且库尔斯克的许多红军部队都是在“斯大林格勒”绞肉机里历练过的,他们对于步兵的进攻和防守,以及反装甲战术的运用烂熟于心。加上阵地上各级政治委员的鼓动,而这些人又都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因此在1943年7月5日的战斗,包括肯普夫战役集群,第4装甲集团军在内的南方集群对防线的突破都显得不尽人意。
至于由“防御大师”——莫德尔上将指挥的第9集团军,其战果比起曼施坦因**来说更是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国防军所要面对的,是由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的整个**方面军,而这个方面军斯大林给予了更多的兵力和装备,与相形见绌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比起来,大可算得上是一块难啃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