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皇帝蔡牵(2 / 6)
嘉庆年间的朝廷愈加**,百姓苦不堪言。其时渔工多三餐不接,蔡从中串连,以蔡牵为首的闽东渔民起义军趁势揭竿而起,雄距福建霞浦三沙和南乡水澳一带的海面上,杀富劫船,济贫救困,深受沿海百姓拥戴。
起义军势力日益壮大后,蔡牵自称“威武镇海王”,并建立国号为“光明”。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蔡牵盘踞南麂列岛,以马祖澳的马祖宫为据点,进行了长达15年之久的海上军事活动。
然而,史学家们却对蔡军队褒贬不一,有称为“寇贼”、“海盗”,清政府称他为“逆贼”,但是百姓们却传颂他,并称之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反抗压迫的英雄”。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窃贼?
嘉庆十三年(1808)秋,八月十七日,蔡牵和清军打了一场罕见的恶仗,最后不幸被两军打败。在海上,蔡牵毅然引爆巨炮,裂船自沉。蔡和妻儿以及船内的伙众共二百五六十名壮烈牺牲,其它船艇部众千余人降清。蔡牵纵横海上数十年,劫富济贫,自己也积累了不少财富。但是蔡牵死后,他的财宝随之从这世上消声灭迹。
因为蔡牵好劫富济贫,起义反清有功,所以英名传世,算得上是风云一时的历史人物,至今南麂岛上仍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