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长沙会战概略(1 / 12)

《喋血潇湘》主要描写的是长沙会战和衡阳保卫战为历史背景,通过地方民团代表人物谢鸿儒、韩双刃及国军代表人物饶少伟、杜 典等人物反映这两次在湖南的重要抗战历史故事。

由于故事是从1940年上半年开始,这里就无法把当时的大环境详细地铺开。《喋血潇湘》是从第二次长沙会战才战争场景描写,为了让读者朋友有个对当时环境的概念,我这里节选了没涉及到的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资料,供读者朋友参阅。

“第一次长沙会战”、“湘北会战”,日本称“湘赣会战”,指1939年(民国28年)9月至10月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第九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本军队进行的防御战役。这次战役是继“二战”欧洲大战爆发后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攻势。

日本为达到对国民政府诱降和军事打击,集中10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长沙方向发起了进攻。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1939年10月1日被正式任命为司令长官)为保卫长沙,采取以湘北为防御重点,“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作战方针,调动了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约24万多人参加此次战役。至10月9日,中国军队第195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