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屈千年的英雄,被断章取义的廉台之战(7 / 20)
不能再少了,但是再多的话也恐遭人诟病说太夸张,所以这里就取鲜卑军为10万人。
3,慕容恪的“连环马”到底是什么样的战术?
解读一下慕容恪的“连环马”,网上很多人都把它吹捧为所谓“新式武器”,但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这个问题的话 ,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实在是太不符合实际了。首先,这些人对历史细节缺乏考证,因为《晋书》、《资治通鉴》的相关记载也都清晰地表明,慕容恪的“连环马”并非这些人所声称的“拐子马,铁浮图”,更非某些人一厢情愿、信口开河的“三个一连”,两者属于截然不同的战阵,区别十分鲜明,不能混为一谈。后世之所谓“拐子马”,实际是两翼精锐骑兵集团冲锋的进攻战术,相当高明,《宋史·岳飞传》记载:“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皮绳),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而慕容恪的所谓“连环马”则是“以铁锁连其马,为方陈而前”的被动防御方阵,移动非常困难,其缺陷是十分明显的,也并不见得多高明,慕容恪的“吾今贯甲厚阵以俟其至”原话更是在明白不过地表明了其“连环马”其实就是一种静止防御方阵,是等待敌军前来进攻,而非主动冲锋战术,也就是用铁链把五千人马连在一起,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