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烧煤核(7 / 9)

些孩子干脆就不读了,这在那年月里也不少。

这次的高中班里,来自纯粹农村的其实只有国言一人,其它学生,要么是县里干部的孩子,各个学校老师的孩子,还有几个是工厂子弟。

戢蓬骅以地区高中为榜样,坚决要求高中生必须住读,他希望在这一届学生里出几个大学生,如果不能集中精力在学校里学习,他觉得很难突破高考那关。

当年,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80年,高考录取率仅为7%。到了81年,录取率也不过才11%,实话说,那几年落榜的学子真是没赶上好时光。

根据县里文化部门的考证,本县从前清光绪十八年后再无人中举,就连秀才都是寥寥无几,当地人说“这是天荒”了。

一大海碗的臊子面被国言不到十分钟就吃光了,吃得只打饱嗝。

那边,李有田还在看炉膛里的火,那火是真旺啊!他有点舍不得盖湿煤了。

“小伙子,你这煤......啥子来着?是从哪里搞来的?”

“那叫煤核,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焦炭,这东西可是有讲究的,知道省城里的钢铁厂不?就是用这东西炼钢铁的。”国言揉着肚子说道,“你要是喜欢,我外面还有大半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