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记饭馆(5 / 9)
孩子能吃饱发愁了,不说别的,半大小子正逢长身体的时候,那饭量可不是盖的,一个月20多斤粮食还真是不够。
这就像《士兵突击》里的那句台词,“十二点吃完午饭,十二点半就喊饿”,这十几岁的青少年几乎就永远喂不饱,而在县城里,谁家没有几个半大小子呢?
说起来,现在的人很难相信,在那年月里,很少能见到胖子,如果有,那基本上都是厨师,就是在厨师这行当里,胖子其实也是少数,不像现在,拍个电视或者电影,想找个“营养不良”的本色演员,那还真是不容易。
县城里的居民早就用煤炉了,一般家里是蜂窝煤,或者是煤球,而李家饭馆炒菜要用的炉子可就不能一般了,一来是火口要比普通煤炉大,二来,一旦忙活起来,用劈柴啥的就跟不上了,除非找个烧火的可劲的往里面塞。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个能量密度的问题,劈柴再怎么好烧,它的能量密度是无法与煤相比的,这也是为什么在餐馆里,后厨就没有烧柴火的道理。
从学校出来,要经过石桥才可以县城,而邙江上则有一座刚刚竣工不久的公路桥,国言要去的煤垛则是在县城西边,距离学校差不离有七八里。
说,煤核这东西县城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