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7 / 14)
点回到正题吧。”
杜子骏说:“好好,回到正题。其实,在‘七七事变’之初,甚至红军还没有改编为八路军之前,就已超前部署从延安抗大抽调部分学员,他们可都是历经长征的红军指挥员,奉命分赴山西、河北两省,其中孟庆山同志只身来到保定。对了,他是咱们蠡县同乡。当时日寇正在围困平津,至9月中旬正式南下,他已从保定转赴白洋淀组建抗日武装,最初命名为抗日义勇军。对了,你看了以白洋淀为背景的《新儿女英雄传》吗?”
杜晓漫说:“看了。”
杜子骏说:“记得吧?一开始提到保定和高阳。”
要知道,保定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冀中平原西部,与北京、天津构成三角之势,以至“京津保”成为专用名词,并有“京畿之门”“北京南大门”之称,另有“一座总督署,半部清朝史”“一文一武一衙署”之说,其中,“文”为莲池书院,从中走出末科状元刘春霖、民国总大统冯国璋等;“武”为保定军校(1902年~1912年保定开办各类军事学堂16所,蒋介石于1907年入学保定陆军部速成学堂,而非通常所指的保定军校),先后入学的有张治中、白崇禧、傅作义、叶挺、赵博生、陈诚、董振堂等;“衙署”为直隶总督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