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根据地之易县、唐县、曲阳、定兴(2 / 5)
无数慷慨悲歌之士......抚古追今,壮哉!
(二)唐县
唐县,隶属于保定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县域东南部延至华北平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中国历史朝代歌始为“唐尧虞舜夏商周”,其中“唐”是尧帝的封地,也是“唐县”之名的由来。
战国时,唐县始设关隘鸿之塞,后世易名常山关、铁关、鸿山关等,据称北宋杨六郎延昭曾镇守于此,史载明代定名倒马关,与居庸关、紫荆关并称“内三关”。
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前夕,八路军第115师骑兵营奉命前出唐县倒马关,同时独立团前出涞源驿马岭,均在平型关战斗之前与敌交火,被视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打响第一枪。此后,骑兵营(副营长李钟奇曾就读保定育德中学,开国少将)连续出击,收复曲阳、唐县、完县(今顺平县)、满城等县城。
在抗战期间,唐县不仅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1939年5月~1941年8月),而且地方建政工作也走在前列,1939年8月,24岁的陈舜玉当选唐县县长,成为晋察冀边区第一位女县长;早在1937年10月,其大姐陈舜英任职辽县(今左权县)成为第一位女县委书 记;1939年7月,周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