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保定与红色保定(1 / 5)
保定,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冀中平原西部,与北京、天津构成三角之势,以至“京津保”成为专用名词,并有“京畿之门”“北京南大门”之称。
保定,素有“一文一武一衙署”“一座总督署,半部清朝史”之说。其中,“文”为莲池书院,从中走出末科状元刘春霖、民国总大统冯国璋等;“武”为保定军校(1902年~1912年保定开办各类军事学堂16所,蒋介石于1907年入学保定陆军部速成学堂,而非通常所指的保定军校),先后入学的有张治中、白崇禧、傅作义、叶挺、赵博生、陈诚、董振堂等;“衙署”为直隶总督署,先后到任的有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
在保定的诸多“文”“武”学校中,还有“保定育德中学”“保定红二师”不得不提。
1917年,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从中走出少奇同志、李富春、李维汉等;1918年10月6日,毛润之专程来保定迎接入学的湘籍学生;1922年,育德中学学生王锡疆成为保定第一位党员,并在该校主持成立了保定第一个党小组;1924年,育德中学学生韩永禄返回家乡完县(今顺平县)西五里岗村,主持成立了保定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后于1930年领导了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