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工蜂與王座(1 / 5)

一週後,一個四米多高,佔地近四百平米,周身覆蓋着監視甲殼和肉膜的矮趴建築拔地而起。

這當然不是孵化場,孵化場的規模比這大得多。

它其實一個只在異蟲進化史上存在了很短時間的建築型單位——工蜂巢穴。

相比繞開整個孵化體系在菌毯上憑空建立孵化場,還是先搞出一個工蜂簡單一些。

其實大多數異蟲建築的前身和此時菌毯核心區的鳥巢建築一樣,都是放大了生育能力的雌性個體,因此許多異蟲建築上都能明顯的看出對應兵種的特徵。

只是後來隨着主宰的形成,所有生育能力被集中到了孵化場上,那些兵種建築便成爲了只提供誘導特定基因表達的信使蛋白和相應激素的“激活器官”。

當然,這種原始的、不經過幼蟲階段的繁殖方式效率很低,可能需要數天的時間才能繁殖出成體工蜂。

不過相對的,倒也不會出現一個建築同一時間只能生產一個單位的情況。相比於工蜂巢穴那上百噸的體量,這種行爲無異於燒一鍋開水,就下一根麪條。

隨着工蜂巢穴附近的卵體一一破開,一隻只生着巨螯,身體造型酷似三葉蟲的蟲子懸浮在了菌毯上——工蜂其實是會飛的,它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