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7)
在众人惊叹于结尾内容的时候。
戴见夜和闻义,却是话锋一转,展开了对全诗的分析。
“这首诗之所以惊艳,在我看来,不仅在于内容,还在于结构!”闻义目光炯炯,说道。
“全诗先是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塑造了一幅宛若月下仙境的画面。”
“而后引发思考,谈论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接着从形而上学的思考转到现实生活的层面,开始描绘游子思妇之间的爱情。”
“从头到尾,汇成一种情、景、理三者交融的幽美、深远的意境!”
“可以说,整首诗都宛若笼罩在空灵而迷蒙的月色里,让读者融化了进去!”
戴见夜点头:“不仅情感结构条理分明,诗中的环境也存在着起承转合!”
“从一开始的‘海上明月共潮生’到结尾的‘江潭落月复西斜’……”
“在全诗之中,月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四个过程。”
“而在月的照耀下,江水、白沙、花林、原野、楼阁、镜台……这些意象,共同组成了一幅画卷!”
“一幅充满了人生哲理,又充满了生活情趣的画卷!”